7月26日晚,北京密云、怀柔、延庆3区先后发布暴雨红色预警。受持续性降水影响,部分村庄道路、电力、通信中断。多方迅速集结救援力量,驰援受灾一线。受灾村民也用行动筑牢安全防线。据报道,怀柔区怀北镇大水峪村65岁村民刘大爷,用私家车封堵路口,在湍急水流前筑起“人肉警戒线”;在暴雨中独守危险路段,整夜未眠。
用私家车挡住通往危险的路,用人声鸣响安全提示音,暴雨之中,刘大爷整宿坚守积水路口,真正做到了守望相助。没有谁要求,没有谁规定,只因为心中有善念,所以愿意自发尽一份力。“为了安全,辛苦点也没关系”,刘大爷的话朴实直白。
在暴雨中,像刘大爷一样挺身而出的人不在少数,他们共同为暴雨中的北京筑起一道道坚实的安全防线。据报道,暴雨引发山洪、山体滑坡,密云石城镇、冯家峪镇和不老屯镇的部分道路中断,消防队员全力转移被困群众;怀柔、密云、延庆3个公路分局连夜调配应急力量,全面开展公路巡查与抢险工作;密云3名群众被困山下,随时有被泥石流冲击危险,警用直升机快速升空搭救。截至27日中午,密云所有村庄均已取得联系,共转移3065人;怀柔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群众1277人;延庆转移受威胁群众854人。搀扶年迈的老者、肩背行动不便的老人、用担架抬起无行动能力的病人,一组组救援的“特写镜头”,再现中国式救援的强大力量。
热心群众和救援人员一夜未眠,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然度过暴雨之夜。不计利害地坚守危险路口,源自村民的善良与热心;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,源自一如既往的责任与担当。“人肉警戒线”和“行走的救助站”,共同筑成了坚固的“生命堤坝”。
有风有雨是常态,无惧风雨更是常态。每年七下八上防汛的紧急时刻,北京全市上下无不闻汛而动,同舟共济抗洪救灾。2023年8月,北京地区遭遇特大暴雨,近千名旅客滞留门头沟落坡岭,社区干部孟二梅在极端情况下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展开大救援,“有一口吃的,就不能让乘客饿着”的承诺,传遍大江南北;也是在这次大暴雨中,拒马河畔十渡镇21个村的村干部冒险汇报路况,“蹚”出手绘地图,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关键信息……自然灾害面前,每一束微光照亮的都是通往安全的路,每一次牵手筑起的都是生命的防护墙。万众一心,便能翻山越海;众志成城,便能遮蔽风雨。
眼下,洪水尚未退去,救援抢险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。继续开展巡查排查、做好监测预警、灾情险情处置,全力以赴保证每一名受灾群众安全转移,细致周到保障村民安置点生活需要,仍是当务之急。无论是抢修受损道路,还是恢复供水供电;无论是医疗救助,还是安置点物资保障,依旧需要用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,依旧需要用责任筑牢更坚实、更牢固的“生命堤坝”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李霞
炒股配资开户识必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